人工智能只能是人类的工具,不能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没有有意义的概念,没有价值,只能是人类的工具,不能超越人类。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软件进入千家万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很多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完全取代人类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能。但这种观点过于悲观,人类思想和行为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无法被人工智能实现或取代。
 
人工智能再发达,归根结底还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内解决问题。比如每天有人上班,公司和家的距离是15公里。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公交车、地铁、自驾汽车、自行车共享以及这些工具的组合。如果他问导航软件,导航软件可以根据他的要求和实时路况给出最优的出行计划。这在现实中往往很有用。但是,虽然很多人会选择在工作场所附近买房或租房来解决通勤问题,但导航软件永远不会给出搬家的计划。因为导航软件的运行程序或者运行框架没有这样的手段可供选择,只是人们不受现有框架的束缚。
 
人工智能无法主动确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我问智能响应软件:“帅帅在哪里,你见过帅帅吗?”它要么不知道答案,要么给出错误的答案。如果我问人们这个问题,不管他们的知识水平如何,第一反应很可能是:“你说的帅帅是谁?”我会告诉他,帅帅是我的小狗,它长什么样,有多大,它的特点是什么,等等。可见,人类可以先主动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确定目标。我举的例子很简单,人工智能将来也许能应付,但不是软件学会了如何确定问题,而是设计者扩展或改变了软件运行的程序或框架。
 
总之,如果人类确定了问题和可用的手段或信息,人工智能就能给出答案,甚至近乎完美的答案。但是人工智能不会设计这个目的-手段框架,也不会主动突破这个框架。
 
人是追求意义的智慧生物,所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只有当人类赋予某物意义或价值,才构成目的与手段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如何实现他们的目标。但是人工智能没有有意义的概念,需要人类对有意义的逻辑关系进行编码和输入,使人工智能可以按照这样的关系工作,但不能自己建立这样的关系。
 
人们用意义去理解世界,与他人交流合作。米塞斯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闯入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原始部落。那些原始人不文明,没有语言,或者即使有语言也听不懂。然而,如果他看到这些原始人造锅生火,他就知道他们要做饭了。人类有着相似的心理结构,即使没有语言也能相互理解。如果我们换成机器人呢?除非是科幻电影中演员扮演的机器人,否则它只会搜索和输出代码,不会真正试图去理解眼前发生的事情。
 
可见,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通过意义和价值建立与外界的联系。这是人类作为主体而不是客体的基础,也是人类合作和创新的基础。人工智能没有有意义的概念,没有价值,只能是人类的工具,不能超越人类。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将人视为在现有目的-手段框架下寻求最优解的机器。这实际上忽略了人类行为中最本质和创新的部分。理性经济人组成的经济是静态的、机械的、被动的,充其量是人工智能的世界,而不是人类社会。
 
经济学是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所以它不研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研究一个人应该设定什么样的具体目标,使用什么样的具体手段。但是,经济学应该将目的-手段框架下的个体行为模式纳入研究范畴,否则将是不可逾越的缺陷。